看过国际闲人这本书的读者对‘蜂后’应该是不陌生的,一个从未露面只在各角色口中出现过的人物,也许是因为从未出现过,多少有些令男生期许的梦幻色彩,可以天马行空把她描绘的多好都行。
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设定的时候蜂后和乔韵就是一个人,以影子和本尊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对于乔韵许多读者颇有微词,那好的一面就留给蜂后吧,写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
蜂后,书中本名叫沈瑶,这个人物的设定源自我看的一本动物杂志,里面有一段有趣的形容,令我印象颇深。
蜂后,动物界蜂群中唯一能产卵的雌性蜂,所有蜂群成员将它视为母亲。所以从设定蜂后这个人物时,几乎就将她比拟成了’国际闲人‘这个组织中的领袖人物,地位从蜂后这个名字开始,故事中她在闲人成员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如同动物界的蜂后在蜂群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读者也许不记得一个小细节,但是对书写的作者来说还是有印象的。
若说一字不漏的详细我也记不清了,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当乔韵听说蜂后这个人物后,上网查了一下对’蜂后‘这个词的诠释,一个蜂群中只有一个蜂后,如果出现两个,必有一死,二王不可相见!
这就是设定乔韵和蜂后这两个人物时的关联原因,长的很像,如同孪生姐妹,当林子闲和蜂后在一起时不知道世上有乔韵,当林子闲遇见乔韵时,蜂后已经香消玉殒。
从一开始,因为’蜂后‘这个名字设定,乔韵和沈瑶的宿命就早已注定,不知道是我冷酷无情,还是我在刻意追求某种自私的意境。
蜂后在书中提及甚少,偶尔的提及却让她像阳光穿过云彩缝隙时投射下的光柱,远眺,却不可触及,惊艳,梦幻,也许是我对她唯一能做的补偿。书中提及很少,但凤毛麟角般的谈及,我依然记得。
一个峨眉派的弃徒,空山幽谷,巧获能驻颜的功法,不屈服于压力,毅然离开师门的少女。
书中没有提及这个少女是如何历经艰辛在泰国站住脚的,能躲到国外去,自然有逃避师门压力的原因存在。
林子闲恰少年时被林保在澜沧江畔扔上了去往湄公河的船只,流落泰国语言不通的林子闲饥寒交迫偷食寺庙的贡品,蜂后看到了他。
寺庙中两人初见的一幕,是林子闲的尴尬居多,还是蜂后在莞尔一笑?
两人后来结伴,一起闯荡天下,拉扯起了地下世界赫赫有名的’国际闲人‘组织,蜂后在闲人成员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可凯撒却成了地下世界三大王之一,而不是蜂后,其中未必没有蜂后的成全,那时的他们已经是亲密恋人,有着灵与肉的关系,应该也有着蜂后对凯撒的成全,也应该有着蜂后为凯撒的牺牲,她应该是真正把他当成了她的男人的,做一个男人的女人,愿意退而居其次。
她把在地下世界赖以成名的暗器绝技’仙女散花‘教给了凯撒。
对一群伙伴来说,蜂后的人格魅力深刻烙印在了每一个成员的心中,无论是为宗教信仰而执着的托马斯,还是为坚定信念而饮弹自尽的罗姆,无人能否认这一点。
当风骚无限的小刀雷鸣一想到蜂后,一想到那个为自己挡枪的姐姐,在那莫名哭得撕心裂肺,一个大男人嗷嗷哭着喊着“大姐”的时候……当意识到长的像蜂后的乔韵在美国有危险,闲人成员不用招呼便从全球各地蜂拥而来,连瘸子袁刚也不远万里赶去解围的时候……
当蜂后为救自己的情人、自己的男人凯撒,为其挡子弹倒在血泊中,凯撒抱着她伤心欲绝痛哭的时候,那一幕刺痛了所有人,最后不惜代价血洗了整个皇室。
那个女人不在了,可所有成员都记得她喜欢骑着哈雷摩托追风时的飒爽英姿,或看着她一个人安静在角落。因为喜欢看着她,因此所有人几乎都有一个不解之谜,蜂后为什么经常一个人孤独地看着东方?
凯撒知道的,她想家了,一个活着回不去的家!
于是她死后,凯撒悄悄将她葬回了峨眉山那个令她得遇机缘又缘起缘落的悬崖峭壁间的幽静山洞中,回家了,却独自长眠。
蜂后的死,也意味着国际闲人老成员的萧瑟渐退,凯撒也无意再地下世界,才有了罗姆的崛起。
当蜂后在书中字里行间最后一次出现时,凯撒回到了那个山洞,推开了石棺,抱着她的遗物痛哭,少年时的初遇到倒在血泊中的一幕幕此生如何能忘?自责也无法挽回一切,也无法让这个女人活过来。若可以的话,凯撒想必是愿意拿自己所有的一切去换的,然而现实注定要在凯撒的心上留下这道生生世世也难以抹去的伤痕。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天地间看着凯撒离去的背影,却无法再陪伴,应该在祝福他好好活着。
当闲人成员偶尔抬头仰望天空时,想必会看到她在天空留下的笑容,也许会跟着无比思念地莞尔一笑,也许小刀嗷嗷痛哭的声音又会再次响起……
快速查看:
蜂后
你可能喜欢这些类似蜂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