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9 17:36源自:蜂蜜网作者:admin阅读()
蜂蜜的食用时间大有讲究,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但对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以利于发挥其医疗作用。因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蜂蜜对胃酸分泌有双重影响,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时,蜂蜜可起到调节作用,使胃酸分泌活动正常化。如在饭前一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它又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温热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释而降低胃液酸变,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却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刺激肠道的运动,有轻泻使用。因此,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脂肠溃汤的患者,宜在饭前1小时半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进食。神经衰弱者在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睡眠,因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不宜喝蜂蜜的人群: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营养价值高,是天然的滋补品。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易于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蜜蜂在采花粉的过程中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的生存能力很强,甚至在100度的高温下也可以繁殖生存。婴儿肝脏的解毒功能差,胃肠功能较弱,特别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从而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100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使血糖升高的恰恰就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从而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可见,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使用方法:
蜂蜜虽好但不可多服,蜂蜜不宜加热服用,蜂蜜最好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服用,可以避免刺激肠胃。另外存放时避免接触金属物品。蜂蜜呈酸性,保存时,不要使用金属容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欢迎分享转载→ 不能喝蜂蜜- 什么时候不能喝蜂蜜
上一篇:涂蜂蜜- 涂蜂蜜在脸上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真假蜂蜜- 真假蜂蜜怎么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