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尤其是网上,有很多人在叫卖“土蜂蜜”。
也经常有人问我:哥,你有土蜂蜜吗?或问:土蜂蜜是不是更好?
十天前,我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条状态,便是因为被问的太多,想简简单单,广而告之,看截图。
不料却撩拨了更多人的兴趣,要求我详细解说如何辨别土蜂蜜真假。
有些人的儿时记忆里,可能都留存有小时候在野外与野蜂、野蜂蜜的邂逅经历。前两年央视《舌尖二》里呈现的藏族小伙爬到几十米高的大树上收取
野蜂蜜的画面,也可能更唤醒了这种记忆。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要卖给你的“土蜂蜜”就是这种“野蜂蜜”的话,请马上戴好避雷针,并远离他!
如此毫无廉耻地骗人,是会遭天谴的。雷劈他的时候别连累了你。
理由是:这样的“野蜂蜜”本来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形成商品蜜来销售,万万不可能。
当然,如此拙劣地骗人的毕竟不多。即便要编故事,也要编的尽可能圆满一点。
大部分所谓的“土蜂蜜”的叫卖者会告诉你,他们的“土蜂蜜”是土蜂酿制的,所以叫“土蜂蜜”。
中国目前大规模养殖的蜜蜂,大部分是上个世纪30年代引进入中国的意大利蜂。如果寻宗溯源,将它们称之为“洋蜂”的话,我们确实还有一种土生土长的本土蜂,学名叫“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
目前也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养殖中蜂,虽然普遍规模较少,产量也不多。
上面的图片是目前比较多的中蜂的所谓“传统木桶”养殖法。
本来,意蜂、中蜂都是蜜蜂,也都能采蜂蜜。
这就好像我养的白羽毛的鸡,下的鸡蛋是白皮的;你养的红羽毛的鸡,下的鸡蛋是红皮的。
鸡的模样不一样,鸡蛋的皮色不一样,其营养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蜂种,只要养蜂的人专业、用心,都能酿出优质的成熟蜜。
反之,不管什么蜂种,只要养蜂的人,生产的人,销售的人不专业或良心坏了,则产品一定差强人意,甚至被人为地做了手脚。
简言之:蜂蜜品质的好坏,取决于人而不是蜜蜂。
因各地气候、环境、蜜源植物不同,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和蜂种,这就叫因地制宜。
但如果为了利益,人为、片面甚至无中生有地去抬高自己,打压别人,则不足取。
目前很多中蜂养殖者,为了迎合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利用“土蜂”这个概念,把中蜂产的蜂蜜称之为“土蜂蜜”,同时把“土蜂蜜”夸的天花乱坠,似乎成了王母娘娘的琼浆玉液;同时又别有用心地贬低意蜂蜂蜜。
这一方面是无知,另一方面是利欲熏心。
要去伪存真,拨云见日,就要回到本文开头,我所发的10天前的截图所问的后面三个问题:
1)“土蜂蜜”的哪项指标,哪种成分更高级?
2)具体的数值是多少?
3)是哪个机构检测的?
如果真的面对“土蜂蜜”的炒作者,抛出这三个问题,对方一定秒怂。
只靠编故事和夸大其词,很容易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一旦遇上哥这样较真儿的,难免破绽百出。
我在写这篇帖子的时候,为力求言之有据,曾专门致电在国际上都享有重要地位的蜂蜜权威检测机构,江苏中谱检测有限公司的资深专家徐锦忠博士,徐博士回答我的是:“我们曾检测过几十个样品,把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做比对,对其中重要的相关指标做分析,未发现成分上有什么区别,甚至中蜂因蜜源的问题和饲喂的粗放,在某些指标上还略有瑕疵。”
这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判断和坚持。
看本文的题目。(辨别土蜂蜜真假)
我在构思这篇帖子的时候,不曾想教大家如何“辨别”所谓的土蜂蜜,因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很难做到。而是想搜集“土蜂蜜”拥趸们的种种信口雌黄的说法,来一一驳斥,好好跟他们“辩”一下。
但行文至此突然意兴阑珊,没了兴致。
一则限于篇幅,二则实在不值一驳。
但是,看官列位,您若觉得不过瘾,请你们在文末留言区留下你们曾看见的与“土蜂蜜”有关的“奇葩说”,我一定给予剖析,并一一回复。
有必要的话,另撰文奉上。
快速查看:
土蜂蜜
你可能喜欢这些类似蜂蜜文章
2020-10-22·路边买土蜂蜜喝完拉肚子
2020-10-22·蜂蜜白醋减肥_三八女神
2020-10-22·谭氏蜂蜜_土蜂蜜什么好
2020-10-21·维他奶蜂蜜_农家土蜂蜜
2020-10-21·土蜂蜜官网_秋季蜂蜜养
2020-10-21·农商行精准扶贫:帮助土
2020-10-20·青川土蜂蜜开始上新百花
2020-10-20·江西土蜂蜜采购,荆条蜂